内幕!正品免税香烟“天崩地塌”
近日,免税香烟市场风云突变,多年来稳定运行的“正品”神话似乎正在瓦解。以往被视为“保真”代名词的免税渠道,如今却深陷信任危机。究竟发生了什么?
“正品”光环下的隐忧
免税香烟,顾名思义,是指在免除关税和消费税的情况下销售的香烟。因为价格优势明显,且通常被认为质量有保障,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。尤其是在机场、口岸等免税店,以及通过代购渠道购买的免税香烟,更是成为许多烟民的“心头好”。
然而,近些年来,关于免税香烟真假难辨的投诉却层出不穷。消费者李先生(化名)向媒体爆料,他通过某知名代购平台购买了一条某品牌的免税香烟,价格比国内专柜便宜不少。然而,收到货后,他却发现香烟包装粗糙,烟丝颜色异常,口感更是与以往购买的正品相差甚远。“抽起来感觉不对劲,像是假的,但又没有确凿的证据。”李先生无奈地说。
类似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。社交媒体上,关于“免税烟也翻车了”、“代购的免税烟是假的”等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。不少消费者晒出自己购买的免税烟,对比后发现条码模糊、包装印刷质量差、烟支异味等问题。甚至有消费者直接将购买的免税烟送到相关机构检测,结果显示部分香烟的尼古丁和焦油含量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。
“灰色地带”滋生乱象
免税香烟乱象的背后,隐藏着一条复杂的利益链条。一方面,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手段,将假冒伪劣的香烟混入免税渠道,以次充好,牟取暴利。另一方面,一些代购为了降低成本,不惜铤而走险,从非正规渠道购入所谓的“免税烟”,再转手卖给消费者。
“免税烟市场存在很大的‘灰色地带’,”业内人士王先生(化名)透露,“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信息不对称,将一些走私烟或者高仿烟冒充免税烟进行销售。由于消费者很难辨别真假,很容易上当受骗。”
此外,监管的滞后也是造成免税香烟乱象的重要原因。由于免税香烟的特殊性质,其监管涉及多个部门,权责划分不明确,容易出现监管漏洞。一些不法商家正是钻了这些漏洞,才得以逍遥法外。
消费者如何自保?
面对鱼龙混杂的免税香烟市场,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?
首先,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免税香烟。例如,在官方授权的免税店或者有信誉的代购平台购买。避免贪图便宜,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免税香烟。
其次,仔细辨别香烟的真伪。收到香烟后,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,印刷是否清晰,条码是否能够扫描。如果发现任何异常,应及时与卖家沟通,并保留相关证据。
最后,如果怀疑购买到假冒伪劣的免税香烟,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也是维护整个免税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免税香烟市场的“天崩地塌”,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。在追求价格优势的同时,更要擦亮双眼,谨防上当受骗。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,还消费者一个安心放心的免税购物环境。
【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】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